取卵要麻醉?不行,我会变傻的
取卵要麻醉?不行,我会变傻的
“取卵要打麻醉?那不行,我听说打了麻醉会变傻,记忆力下降,反应也变慢……”在辅助生殖中心,不少女性在得知取卵手术需要麻醉时,都会流露出类似的担忧。这种对“麻醉导致变傻”的恐惧,像一层无形的阴霾,笼罩在许多备孕夫妇的心头。那么,真相究竟如何?取卵真的必须麻醉吗?麻醉真的会让人变傻吗?
一、取卵为何需要麻醉?
在试管婴儿(IVF)治疗过程中,取卵是关键一步。医生需要在超声引导下,用一根细长的穿刺针穿过阴道壁,进入卵巢,将卵泡中的卵子吸出。虽然现代技术已将穿刺针做得非常细(通常为17G或更细),但整个过程仍可能带来明.显的不适甚至疼痛,尤其是当卵泡数量较多或卵巢位置较深时。
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,保障取卵过程的顺利进行,目前绝大多数生殖中心都采用静脉麻醉下的无痛取卵。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入睡眠,整个过程无痛、无感,醒来时手术已经结束,大大提升了就医体验和安全性。
二、“麻醉会变傻”?科学怎么说?
“一觉醒来,脑子变笨了”——这种说法在民间流传甚广,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。医学上,这种情况被称为“术后认知功能障碍”(POCD),指的是手术和麻醉后出现的记忆力减退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思维迟缓等症状。
但需要明确的是:
POCD多见于老年患者:研究显示,POCD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,尤其是那些本身存在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认知功能基础较差的人群。年轻人,特别是育龄期女性,发生POCD的风险极低。
短期影响≠永久损伤:即使在少数年轻患者中出现短暂的认知波动,也多为一过性现象,通常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即可恢复,不会造成长期或永久性的智力损害。
现代麻醉药物安全可控:如今用于取卵的麻醉药物(如丙泊酚)起效快、代谢迅速、副作用小。麻醉剂量经过精确计算,仅维持短暂的睡眠状态(通常10-20分钟),对大脑的影响微乎其微。
研究证据支持安全性:多项针对育龄女性的研究表明,接受过无痛取卵的女性,在术后认知功能、记忆力、情绪状态等方面与未接受麻醉的对照组相比,没有显著差异。
三、不麻醉取卵,真的更安全吗?
有人可能会问:“既然担心麻醉,那我不打麻醉行不行?” 理论上,局部麻醉或完全无麻醉取卵是可能的,但并不推荐,原因如下:
- 疼痛体验差:即使使用局部麻醉,穿刺过程中的牵拉感、胀痛感仍可能难以忍受,容易引发紧张、焦虑甚至晕厥。
- 影响手术操作:患者因疼痛而移动身体,会增加穿刺风险,可能导致出血、感染或卵泡抽吸不全。
- 心理创伤:一次痛苦的取卵经历可能对患者心理造成负面影响,影响后续治疗的依从性。
相比之下,无痛取卵不仅能保障手术安全、提高卵子获取率,更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,是更为人性化的选择。
四、如何降低麻醉风险?
虽然麻醉风险极低,但为确保万无一失,您可以:
- 如实告知病史:向麻醉医生详细说明您的过敏史、用药史、既往手术及麻醉史。
- 术前禁食禁饮:严格遵守医嘱,通常术前6小时禁食,2小时禁水,防止麻醉中发生反流误吸。
- 保持良好心态:焦虑和紧张本身会影响身体状态,放松心情有助于平稳度过麻醉期。
结语
“取卵要麻醉?不行,我会变傻的”——这种担忧源于对麻醉的误解。科学告诉我们,现代麻醉技术对于育龄女性而言是安全可靠的,短暂的麻醉不会导致智力下降或“变傻”。与其因恐惧而承受不必要的痛苦,不如信任专业医疗团队,选择无痛取卵,让这段孕育之旅更加舒适、安心。毕竟,迎接新生命的开始,本该是一段充满希望与温柔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