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迟没怀上原来是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……
迟迟没怀上,原来是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……
在备孕的路上,许多夫妻满怀期待,却迟迟不见好“孕”来临。当一次次验孕棒显示阴性,当月经周期紊乱、痛经加剧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压力大、作息不规律,很少会想到,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——子宫内膜异位症(Endometriosis)。据统计,约30%~50%的不孕女性患有此病,而它也是导致女性继发性痛经和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?
正常情况下,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内,随着月经周期脱落、排出体外。而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是指本该待在子宫内的.内膜组织,“跑”到了子宫外的其他部位,比如卵巢、输卵管、盆腔腹膜、肠道,甚至膀胱等处。这些“异乡”的内膜组织同样会随着激素变化周期性出血,但由于无法顺利排出,血液积聚形成囊肿(如“巧克力囊肿”),引发炎症、粘连、组织纤维化,最终导致疼痛和不孕。
为什么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导致不孕?
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生育的机制复杂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 破坏盆腔环境:异位的内膜组织引发慢性炎症,使盆腔内充满炎性因子,影响精子活力、卵子质量及受精过程。
- 导致输卵管粘连或阻塞:炎症和瘢痕组织可能导致输卵管扭曲、粘连甚至堵塞,阻碍卵子与精子的相遇。
- 影响卵巢功能:当异位病灶侵犯卵巢,形成巧克力囊肿时,会破坏正常卵巢组织,影响排卵。
- 干扰胚胎着床:即使成功受精,异位症也可能改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,使胚胎难以着床。
哪些症状提示你可能得了子宫内膜异位症?
很多女性在体检或因不孕就医时才被确诊,因为症状常被误认为“正常的痛经”。如果你有以下表现,需高度警惕:
-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:疼痛从经期中后期逐渐提前至经前,甚至持续整个月经期,止痛药效果不佳。
- 性交疼痛:尤其在经期前后,深部性交痛是典型信号。
- 月经异常: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。
- 排便或排尿疼痛:病灶累及肠道或膀胱时可能出现。
- 不孕:尝试怀孕一年以上未果,尤其伴有上述症状者。
如何确诊与治疗?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诊“金标准”是腹腔镜检查,医生可在直视下观察病灶并取组织活检。B超(尤其是阴道超声)也有助于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等典型病变。
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、症状严重程度、生育需求等个体化制定,主要包括:
- 药物治疗:使用激素类药物(如口服避孕药、GnRH激动剂等)抑制排卵,减少月经量,控制病灶发展,缓解疼痛。
- 手术治疗:对囊肿较大、症状严重或药物无效者,可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、松解粘连,恢复解剖结构。
- 辅助生殖技术(ART):对于中重度患者或术后仍未自然受孕者,可考虑试管婴儿(IVF)等助孕手段。
温馨提示:早发现,早干预
如果你正经历备孕困难,尤其是伴有严重痛经或盆腔疼痛,不要简单归因于“体质问题”或“压力大”。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妇科或生殖医学科就诊,进行系统检查。子宫内膜异位症并非不治之症,关键在于早诊断、早治疗。通过科学管理,许多患者不仅能缓解症状,还能成功怀孕,迎来自己的宝宝。
孕育之路或许充满挑战,但了解身体、正视问题,是迈向好孕的第一步。别让“默默忍受”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,你的健康,值得被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