试管婴儿初诊时要知道的行话

试管婴儿初诊时要知道的行话.

试管婴儿初诊时要知道的行话

对于许多正在经历生育挑战的夫妇来说,走进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试管婴儿(IVF)初诊,既充满希望又伴随着紧张与困惑。面对医生专业而快速的术语交流,你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。作为一位SEO工作者,我深知信息清晰、易于理解的重要性。因此,本文旨在为你梳理试管婴儿初诊时常见的“行话”,帮助你提前了解关键术语,从容应对初诊,更好地与医生沟通,提升治疗过程中的信息获取效率。

1. AMH(抗缪勒管激素)

这是初诊时医生几乎必提的指标。AMH由卵巢中的小卵泡分泌,其数值高低直接反映你的卵巢储备功能。简单来说,它能告诉你“卵巢里还有多少颗可用的卵子”。AMH值越高,通常意味着卵子储备越丰富,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可能越好。但需注意,AMH并非评估卵子质量的指标,高AMH不代表一定能成功,低AMH也并非毫无希望,它只是评估生育潜力的一个重要参考。

试管婴儿初诊时要知道的行话

2. AFC(窦卵泡计数)

这是通过阴道B超在月经早期(通常是第2-3天)观察到的、直径在2-9mm的卵泡数量。AFC与AMH共同构成评估卵巢储备的“黄金标准”。医生会通过B超直观地数出你双侧卵巢中可见的基础卵泡数量。AFC数量多,通常预示着在接下来的促排卵周期中,可能获得较多的成熟卵子。

3. 促排卵(控制性超排卵,COH)

自然周期中,女性通常只排出一个成熟卵子。为了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,医生会使用促排卵药物(如Gn:促性腺激素),刺激卵巢同时发育多个卵泡,以获取多枚卵子进行体外受精。这个过程称为“促排卵”或“打促排针”。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、AMH、AFC等制定个性化的促排方案(如长方案、短方案、拮抗剂方案等)。

4. 取卵(OPU)

当卵泡发育到理想大小(通常直径达18-20mm),医生会安排取卵手术。这是一个在阴道B超引导下,用细针穿刺卵巢卵泡,吸出卵泡液并从中获取卵子的微创手术。通常在静脉麻醉下进行,过程短暂,但术后可能会有轻微腹胀或不适。

5. 体外受精(IVF)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(ICSI)

这是两种不同的受精方式。IVF 是将取出的卵子与处理后的精子在培养皿中自然结合。而ICSI(俗称“二代试管”)则是由胚胎师在显微镜下,用一根极细的针管,挑选一颗形态正常的精子,直接注射到卵子内完成受精。ICSI通常用于男性严重少弱精、畸精或既往IVF受精失败的情况。

6. 胚胎(Embryo)与囊胚(Blastocyst)

受精成功后,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。发育3天的胚胎称为卵裂期胚胎(通常有6-8个细胞)。继续培养到第5-6天,胚胎会发育成结构更复杂的囊胚。囊胚移植的成功率通常高于卵裂期胚胎,但并非所有胚胎都能发育到囊胚阶段。医生会根据胚胎的形态、分裂速度等进行胚胎评级(如4AA、3BB等),评级越高,通常意味着胚胎质量越好,着床潜力越大。

7. 冻胚(FET)与鲜胚移植

并非所有胚胎都会在取卵后立即移植。鲜胚移植指在取卵后的同一周期内,将发育良好的胚胎移植回子宫。而冻胚移植(FET)则是将胚胎(或囊胚)通过玻璃化冷冻技术保存起来,在后续的自然周期或人工周期中解冻并移植。选择冻胚移植的原因可能包括:内膜条件不理想、有卵巢过度刺激风险、或需要进行胚胎遗传学检测(PGT)等。

8. 黄体支持

无论是鲜胚还是冻胚移植后,都需要额外补充黄体酮(如口服、阴道用药或肌肉注射)来支持子宫内膜,为胚胎着床和早期妊娠提供必要的激素环境。这个过程称为“黄体支持”,通常持续到怀孕7-10周左右,直至胎盘功能建立。

9. 着床与HCG

胚胎成功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称为着床。移植后约10-14天,医生会通过抽血检测血HCG(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水平来判断是否怀孕。HCG是妊娠早期由胚胎滋养层细胞分泌的激素,其数值翻倍情况是评估早期妊娠健康的重要指标。

10. OHSS(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)

这是促排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表现为卵巢异常增大、腹胀、腹水、血液浓缩等。医生会通过监测激素和B超来评估风险,并采取预防措施(如调整药物剂量、取消鲜胚移植进行全胚冷冻等)。

了解这些“行话”,不仅能让你在初诊时更自信地与医生交流,理解检查报告和治疗方案,还能在后续的备孕社群或信息搜索中,更精准地获取所需知识。记住,清晰的沟通是成功治疗的第一步。带上你的疑问,做好笔记,与医生共同制定最适合你的生育计划。

Copyright © 2025 要子 yaozi.net  粤ICP备2025389338号  XML地图  网站模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