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试管婴儿时,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免疫查看
.
做试管婴儿时,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免疫检查?
在现第三方辅助生育殖医学领域,试管婴儿(IVF)技术为无数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希望。然而,并非所有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患者都能一次成功。对于部分反复移植失败、不明原因流产或长期不孕的患者而言,常规的生殖评估可能无法揭示问题的根源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免疫因素在胚胎着床和妊娠维持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因此,进行免疫检查已成为辅助生殖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环节。那么,在做试管婴儿时,哪些患者需要进行免疫检查呢?
一、反复种植失败(RIF)患者
反复种植失败是试管婴儿治疗中最令人沮丧的情况之一。通常定义为:在三次或以上的高质量胚胎移植后,仍未获得临床妊娠。对于这类患者,除了排查子宫形态、内膜容受性、胚胎质量等因素外,免疫因素不容忽视。母体免疫系统如果对胚胎产生过度排斥反应,或免疫耐受机制失调,可能导致胚胎无法成功着床。因此,RIF患者应考虑进行免疫检查,包括自然杀伤(NK)细胞活性、抗磷脂抗体、抗核抗体(ANA)等指标,以评估是否存在免疫异常。
二、反复流产(RSA)患者
反复流产,即连续发生两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,是许多育龄女性面临的难题。尽管部分病例可归因于染色体异常、内分泌失调或解剖结构问题,但仍有相当比例属于“不明原因”。研究表明,约40%-60%的不明原因反复流产与免疫因素相关。例如,抗磷脂综合征(APS)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会导致血液高凝状态,影响胎盘血流,增加流产风险。此外,母体对胎儿父源抗原的免疫耐受异常也可能引发流产。因此,有反复流产史的患者在进行试管婴儿前,应系统进行免疫学筛查。
三、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
一些已知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(SLE)、干燥综合征、类风湿关节炎等,本身就可能影响生育能力。这些疾病常伴随多种自身抗体的产生,可能干扰胚胎发育和妊娠进程。即使病情处于稳定期,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失衡。因此,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在计划试管婴儿时,必须进行全面的免疫评估,以便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免疫调节治疗,降低妊娠风险。
四、存在血栓前状态或高凝倾向的患者
血栓前状态(Thrombophilia)是指血液易于形成血栓的病理状态,可能由遗传或获得性因素引起。获得性因素中,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。这类患者在妊娠期间容易发生胎盘微血栓,影响胚胎供血,导致着床失败或流产。通过检测抗心磷脂抗体(aCL)、狼疮抗凝物(LA)、抗β2糖蛋白1抗体等,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免疫相关的高凝状态。一旦确诊,可通过抗凝和免疫治疗改善妊娠结局。
五、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
在经过常规检查(如输卵管、排卵、精液分析等)后仍无法明确不孕原因的患者,被称为“不明原因不孕”。近年来,研究发现部分此类患者可能存在隐匿的免疫异常,如子宫局部免疫细胞比例失调、细胞因子分泌异常等。虽然这些检查尚未完全普及,但对于经过多轮尝试仍未成功的患者,深入的免疫学评估可能提供新的诊疗方向。
六、高龄女性或卵巢功能减退患者
随着年龄增长,女性的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,可能出现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或紊乱。高龄女性在进行试管婴儿时,不仅面临卵子质量下降的问题,也可能伴随免疫微环境的改变,影响胚胎着床。此外,卵巢功能减退(DOR)患者有时也存在自身免疫性卵巢炎的可能。因此,对于这类人群,结合免疫检查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生育潜力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
结语
需要强调的是,免疫检查并非试管婴儿治疗的常规必查项目,而是针对特定人群的补充性评估手段。是否需要进行免疫检查,应由生殖医学专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史、既往治疗经历和全面检查结果综合判断。盲目进行免疫治疗不仅可能无效,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。科学、精准地识别需要免疫干预的患者,才能真正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,帮助更多家庭实现生育梦想。
如果您正在经历试管婴儿的挑战,建议与专业的生殖免疫医生深入沟通,制定个体化的诊疗路径,让科学为您的好“孕”之路保驾护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