促排取卵越多越好?小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!

促排取卵越多越好?小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!

在辅助生殖技术(如试管婴儿)日益普及的今天,“促排卵”已成为许多备孕家庭耳熟能详的关键词。为了提高成功率,不少患者和家属都抱有“取卵越多,希望越大”的想法。然而,这种追求“多”的背后,潜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并发症——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。它不仅影响治疗进程,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。那么,OHSS究竟是什么?为何会发生?又该如何预防与治疗?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。

什么是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?

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, OHSS),是一种因促排卵药物使用后,卵巢对药物.反应过度而引发的医源性并发症。简单来说,就是卵巢在药物刺激下“工作过度”,导致多个卵泡发育、卵巢体积显著增大,并引发一系列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。

促排取卵越多越好?小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!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到底是什么?卵巢过度刺激综合该如何治疗?

OHSS通常发生在使用促性腺激素(如FSH、LH)进行控制性超促排卵后,尤其是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触发排卵后,症状可能在1-2周内逐渐显现。

OHSS的常见症状有哪些?

OHSS的症状轻重不一,临床上分为轻度、中度和重度:

  • 轻度OHSS:最为常见,表现为腹部胀满、轻微腹痛、恶心、食欲下降等,通常无需特殊治疗,可自行缓解。
  • 中度OHSS:除上述症状加重外,可能出现明显的腹胀、体重增加、超声检查显示腹水、卵巢明显增大(直径可达5-12cm)。
  • 重度OHSS:属于急症,症状包括严重腹胀、呼吸困难、少尿或无尿、血液浓缩、电解质紊乱、血栓形成风险增加,甚至出现胸水、心包积液、肝肾功能损害等。此时必须住院治疗,否则可能危及生命。

促排取卵越多越好?小心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!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到底是什么?卵巢过度刺激综合该如何治疗?

为什么会出现OHSS?高危人群有哪些?

OHSS的发生与个体对促排药物的敏感性密切相关。以下人群风险较高:

  • 年轻且瘦弱的女性
  • 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患者
  • 前次促排卵曾发生OHSS者
  • 血液中雌二醇(E2)水平过高(如>2500 pg/mL)
  • 卵泡数量过多(如>20个)
  • 妊娠成功后,因hCG水平持续升高,可能加重或延迟OHSS的发作

如何预防OHSS?

预防远胜于治疗。现第三方辅助生育殖医学已发展出多种策略来降低OHSS风险:

  1. 个体化促排方案: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、体重、卵巢储备功能(AMH、AFC)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,避免过度刺激。
  2. 使用GnRH激动剂触发排卵:对于高风险患者,可用GnRH激动剂替代hCG来触发排卵,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。
  3. 全胚冷冻策略:在高风险周期中,取消新鲜胚胎移植,将所有胚胎冷冻保存,待卵巢恢复后再行冻融胚胎移植,避免妊娠后hCG加重OHSS。
  4. 严密监测:通过B超和激素水平动态监测卵泡发育情况,及时调整用药或取消周期。

OHSS该如何治疗?

治疗原则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:

  • 轻度OHSS:以观察和自我管理为主。建议多饮水、摄入高蛋白食物(如鸡蛋、鱼肉)、避免剧烈运动,注意体重和腹围变化。
  • 中度至重度OHSS:需住院治疗。措施包括:
    • 静脉补液,纠正血液浓缩;
    • 穿刺引流腹水,缓解压迫症状;
    • 监测电解质、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;
    • 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;
    • 严重者可能需要重症监护支持。

结语

促排卵是试管婴儿成功的关键一步,但“越多越好”的观念并不可取。盲目追求卵子数量,可能换来的是卵巢的“过度劳累”和OHSS的风险。作为患者,应充分信任专业医生的评估与建议,遵循个体化治疗方案,平衡获卵数量与安全性。只有在健康的前提下,才能更稳健地迈向好“孕”之路。

温馨提示:若在促排卵后出现持续腹胀、呼吸困难、尿量减少等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切勿延误治疗时机。

Copyright © 2025 要子 yaozi.net  粤ICP备2025389338号  XML地图  网站模板